乌军接收大量西方武器,投入精锐第47旅部队,重装备遭到很大损失
关于对乌军的援助,美国的调职和力度无疑是最大的。 但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拜登政府表现得很慷慨,但迟迟没有向乌克兰提供自家先进的M1系列主战坦克,他只是口头承诺将向乌军援助31辆M1坦克。
实际交货行动非常缓慢。 现在看到乌军在持续一周的大反攻中活跃在战场上,我们可能不得不感叹:“拜登政权还在盘算,没有把坦克交到乌克兰人手里是正确的选择。” 理由很简单,
(相关资料图)
乌军对坦克粗暴、劣质的运用方法,让作为坦克工业强国的德国先陷入了悲惨的境地……
在乌军的反攻行动中,扎波罗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方向。 在这里,乌军投入了精锐的第47机械化旅,该旅接收了大量西方先进装备,
德国制造的“飞豹-2A6”和“飞豹-2A4”主战坦克、美国制造的M2A2“布雷德利”步兵坦克和法制VAB轮式装甲车等,是乌克兰武装势力少有的“装备高度北约化”部队。 但这支部队的人员素质真的很难恭维。
完全就是在战场上毁掉这些精良的重型装备。
第47旅在札幌热潮方向的损失如下。 两辆“豹-2”坦克被击毁,一辆“豹-2”被击伤后被乌军抛弃,三辆“豹-2”被完好无损地抛弃。 6辆M2A2步兵战车被反坦克导弹击毁3辆美制MRAP扫雷伏击车被击伤后被乌军抛弃; 捷克援乌1辆T-72M1坦克被击毁1辆苏制BMR-2排雷车被击伤后遗弃; 法国1辆VAB装甲车被击毁,此外还有多辆卡车被击毁……
从乌军中重装备的损耗情况来看,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问题:
第一,乌克兰军队严重缺乏战场工程作业车辆,对于因故障抛锚或受伤仍有修复价值的装甲车辆,乌军难以及时拉回后方。 这使得大量成本数百万美元的先进装备成为尴尬的“一次性突击消耗品”。
其二,乌军重型装备工作人员素质不足,采用的部分战术不合理。 仔细观察俄军公布的战场照片,可以发现乌军装甲车辆队形过于密集。 通常,装甲部队机动中的各车间距离为50米左右,但在攻击队形中
各车间的距离往往在100米左右。 但乌军坦克装甲车辆明显太近,不仅便于俄军反装甲火力发动集群攻击,而且被破坏的车辆成为障碍物,妨碍附近车辆的运动范围。
其三,乌军缺乏能够为装甲部队提供伴随式防空的自防空武器。 据俄方战报报道,俄方损失的装甲车辆有相当一部分被俄军武装直升机摧毁,但近日俄方没有向俄方通报武装直升机被击落的消息。 从这里来看,
乌军装甲部队在“没有空中掩护,也没有防空手段”的情况下,相当于“敢于”前往俄军防线。 比起坦克,北约国家也许更应该给予乌军自行防空武器。当然,站在俄方的立场考虑,能够在战场上击毁各类性能指标非常先进的西方装甲车辆,确实是一件非常“扬眉吐气”的痛快事。 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
伊拉克军队使用的各种苏制坦克曾遭受过西方联军坦克的“一边倒屠杀”,至今对俄制叔72、叔80、叔90等坦克的评价减半,影响了俄制坦克的出口30多年。 现在,面对变成残骸的西洋坦克和步兵坦克,
我认为俄罗斯的T-72坦克也能“喷”他们。 你叫“豹-2”,对吧? 你的孩子也有今天吗?
这次,被称为“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”的德国“豹-2”变得乌克兰人无法控制了。 这种类型的坦克的出口工作将来也有可能受到某种影响。 看着全境“飞豹-2”的残骸,不知道德国人会不会在心里骂泽连斯基……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