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滚动 > > 正文

【原】是娃不好还是我有问题?

2023-06-03 09:37:14 来源:个人图书馆-秦声何来 分享到:

昨晚睡前读的是李雪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一书中的“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”章节。

读完这一章节,我不禁想起刚过去的周末发生的娃说话不算数的事情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01

上周五晚上,考虑周末带娃去哪里玩合适呢?跟娃商量后,娃自己表示想去科技馆,我同意了。

周六我们早早来到科技馆玩。

这天科技馆举办科技宣传周活动,一楼有一些科研单位布置的宣传台,做一些科普宣传。今天真是来巧了,难得的机会可以看到一些平常不容易现场看到的小实验和资料,于是招呼娃看看。

谁知娃理都不理,拉着我的手直往楼上冲,嘴里说着我要玩我要玩我要玩!

回头瞥一眼,娃爸站在展台前挪不开脚步,我被娃拽着只得上楼去了。

这跳跳,那摸摸,东看看,西玩玩,娃那劲,她的身体里一定有一台永动产能机。

我们拼不过她,后来只好轮岗,我和她爸其中一人找张椅子坐一会,一人陪着她玩,过一阵子再换岗。

就这样到了中午十二点四十,还没有回家的意思,也不喊饿。

问娃玩得怎么样啦?我们该回家了,回家吃水饺去。娃还是说“我要玩”。在玩儿面前,她最爱的水饺的诱惑力也消失了。于是我跟她商量,再玩二十分钟,我们一点钟离开这里,怎么样?回去吃水饺。娃说好。

“一定”不常见,意外时时有。

到了一点,和娃说我们走吧。她的脸立马晴转阴,眼睛里的雨水说来马上就要落下来一般,嘴里反复嘟囔着三字经——“我要玩”!

这时,我心里开始不爽,情绪升腾起来,心底默想,你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嘛!

娃爸之前看了一楼的展览后跟我说挺不错的,娃是一眼也没看,我也跟着没看成。娃没按我的想法来,没去看富有知识性的展览算是埋的第一个“雷”。现在又没吃饭还不回家,是今天第二次布“雷”操作。这是想引我炸吗?

理智告诉我,别炸。同时,心底还有一个极细微的声音在说,就让她一直玩到玩不动又能怎样呢?

当然这个声音很快就被别的念头压制住了。开什么玩笑!这已经说话不算数了,我要是答应她继续玩,玩得饭都不要吃了,对身体多不好。更关键的是,她会觉得我任性耍赖就能达到目的,以后继续用这招对付我们,那可怎么行!岂不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了!

脑中各种念头玩着快闪,我同时做着深呼吸,告诫自己发火没有用,只会火上浇油。还好,在这个过程中,娃爸虽然看上去不高兴,但没说什么,坐在一边看了会儿手机,鼓着腮帮子用鼻子呼了两次大气。

在没想出自认稳妥的交流办法之前,我决定先跟娃聊聊我的感受。

02

我对娃说,你之前答应妈妈一点钟离开科技馆的,现在到时间却不肯走了,妈妈听后心里很难受。娃看着别的地方不吱声。我说,我们下周还可以再来玩。娃摇头,我就要现在玩。我继续说,你不想走,说还想玩,你觉得几点走好?她说两点。我问她,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了,我们没带吃的东西,吃饭问题怎样解决?她说楼下有卖吃的。我接着问,如果妈妈答应你几点带你去哪里玩,结果到点了,我又跟你说现在不去了,我很忙,等等再说,你会不会难受?娃点点头。我再说,如果我答应你玩到两点再走,你到时候又说我要玩,不肯走,那妈妈该怎么办?娃说不会的。

我还在犹豫不决中,娃不耐烦地催我,别浪费时间了,不然我还要往后延!

这小坏蛋,脑袋比我灵光!一本账算得清清的。

我想了想回她,这样吧,我们先下楼去买点吃的垫垫肚子,你在吃东西这时间里想一想究竟怎么办,好吗?娃点点头。

简单吃些食物后我问娃,怎么说?她问现在几点?我告诉她一点半。她说玩到两点出发离开科技馆这幢楼。我跟她确认,到两点就从楼里出发离开,说话算话?她说是,又拉着我手急着上楼。

上楼继续转转玩玩。一点五十二分时,我提醒了她一次时间。二点钟到时,我给她看手机上的时间显示。

娃的眼里有不舍,但她没再多说什么,手上猛玩了两把正在玩的一个用球运动体现能量转换的装置,然后牵着我的手默默跟我下楼了。

当时,对自己处理的方式是否合适我并不确定,我主要有的收获是:

第一,不发火,不跟她情绪对情绪是对的,那样不解决问题,双方都会气得要命,伤感情,她又是弱小的一方,显然她会受到更多的伤害;

第二,孩子还是可以沟通的,只是不要讲大道理,换位谈感受,或许她也能理解我的感受,于是交流就有了可能性。

03

现在看了书中这段文字,我又有了新的感触。

当我想同意娃要玩的愿望时,又担心我的同意变成对她的放纵,让她认为以后都可以通过我觉得的耍赖方式达到目的。这其中反应出我心底的恐惧,恐惧我教育不好,她变成坏孩子。

而且,她的情绪让我不安也投射出了我自己心中的压抑和痛苦。自小就非常懂事的我,很多需求与愿望无法实现或根本就不敢提,严重的匮乏感让我很没有安全感,也不敢满足自己。比如,今天下楼买吃的,我心里嫌贵,舍不得,只舍得买给娃吃,再多买一点给娃爸。娃爸不忍心,又多加了一些给我。所有这些下意识的行为与态度其实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娃的。我非常需要自我觉察与反思。

细想上午有一个项目娃特别想玩,我没管她,由着她尽情地玩,玩到后来她自己就去找别的玩了。下楼吃过东西上来,我问她这个她特喜欢的项目还玩吗?想玩再接着玩。她直接说不想玩了。其实玩够了她自己就不玩了。

孩子有她自己的选择,正常情况下不会永无止境。尊重她的感受,尝试分辨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是我要学习与练习的。

当然,更重要的是,通过养育和陪伴她成长的这个过程,经由她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,跟着她的成长同时成长我自己。正如张德芬在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中所说,“亲爱的,外面没有别人,只有你自己”。

这是一篇学员投稿:

这位学员是一位8岁女孩的宝妈,她热爱生活,热爱写作。

下面这篇也是她写的:

先给爱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热讯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  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